王威:
武陵人。

王异:
曾经披着战衣帮助丈夫赵昂守城。取得马超妻子杨氏的信任。宁愿牺牲儿子赵月也要赶走马超。

王允:
太原人。性格刚烈而多次得罪长官。在董卓焚烧洛阳时保存经史典籍。后因为执意杀死蔡邕而失去人心,不肯赦免李傕郭汜等人造成叛乱,最终被杀。

王基:
东莱人,最早被王修赏识,长期防备东吴。参与平定毌丘俭、诸葛诞。学问也很好,是郑玄的再传弟子。非常孝顺。

王颀:
东莱人。最初在东北戍边,参与对高句丽的战争。亦参与魏灭蜀之战。

王匡:
泰山人。不吝惜钱财而闻名。被何进任用为大将军府掾。后任河内太守。治理河内使用铁腕手段维护治安。被董卓击破后返回山东老家和张邈联手,最终被曹操杀死。

王业:
武陵人。告发王经和曹髦谋杀司马的事情。晋朝建立后官至中护军,尚书左仆射。

王经:
冀州清河人。被崔林提拔,母亲说他升迁太快会有灾祸。任雍州刺史时,率军出狄道和姜维交战却失败,幸得陈泰邓艾救援而脱险。被杀死后其母安然无恙。

王伉:
永昌太守,雍闿反叛时因不跟从而被雍闿攻击,和吕凯一起坚守到诸葛亮援军到来。

王浑:
王昶子。参与晋灭吴之战,杀死张悌、沈莹、孙震,和王濬争夺功绩并不满王濬。善于安抚百姓,收买东吴人心。后八王之乱时称病不出,善终。

王粲:
山阳人。建安七子之首,有过目不忘之能。长得黑而矮小。十五六岁时就被蔡邕赏识。后投靠刘表却因为相貌不佳而未被使用。劝刘琮投降曹操。受到曹操的器重,文学成就很高,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风骨。

王修:
北海人。最早侍奉孔融,后追随袁谭。劝袁谭袁尚兄弟和睦不听。冒死为袁谭收尸。任职曹魏期间,赏罚分明,被百姓喜爱。

王戎:
竹林七贤中最年轻的一位,参与晋灭吴之战。王戎和山涛被认为阿附司马氏,被人不齿。身材矮小但精神矍铄。擅长清谈。八王之乱时仍然处变不惊,最终善终。

王肃:
王朗子,司马昭岳父。经学大师,为六经作注直至魏晋一直都是官方教材。和郑玄的学问截然不同,因而与继承郑玄学说的王基有争执。女儿王元姬,司马昭妻,司马炎母。

王濬:
弘农人,娶徐邈女儿。被羊祜任用。造能乘坐两千人的大船,直捣黄龙攻克建业。却受到王浑的嫉妒和弹劾。

王祥:
临沂人。母亲早死,继母对他不好,有卧冰求鲤的典故,被选入二十四孝。汉末战乱避难庐江。被吕虔任用,使地方安宁。做过曹髦的老师,曹髦死时痛苦流涕。但一直受到司马氏的信任,地位很高并善终。

区星:
长沙反贼,被孙坚杀。

王双:
陇西人。正史中记载很少,三国演义却很多描写。

王忠:
扶风人。年轻时为亭长,三辅战乱时曾吃人,因此日后受到曹丕的嘲笑。不愿依附割据荆州的娄圭,投奔曹操。与刘岱一起征讨刘备,不利。

王昶:
太原人。与同郡王淩齐名。曹睿时曾写治论、兵书上奏朝廷,推行治化。于徐州刺史征南将军任上整备军事,趁朱据被流放之际征伐东吴,获胜,并缴获大量战利品。亦随司马氏平定毌丘俭,诸葛诞。

王惇:
东吴将军,曾买马进贡许昌朝廷。和人一起谋杀孙琳,事败被杀。

王平:
母亲姓何,小时候寄养在何家,因此又名何平。从曹操处投奔刘备。遵守法度而严谨,但文化程度较低,几乎文盲。守街亭时劝谏马谡不听,只有王平的部下安然无恙。再后来镇守汉中,利用地形,打败过曹真曹爽的进攻。但因为出身低微又是降将,有自卑心理。

王甫:
益州广汉人,随刘备征吴,被害。没有在荆州的记载,善于评论人物,发表议论。

王门:
公孙瓒的武将,倒戈投降袁绍,被田豫说服,惭愧而退。

王淩:
王允的侄子。李郭之乱时逃回老家,曾犯罪,但因曹操知道是王允的侄子而获赦免。被梁习举荐,出任多地刺史。多次与东吴作战,曾经因不听满宠劝谏而中计,却反而诬陷满宠。也在夹石之战中立下战功并击败全琮。后升任司空、太尉,与外甥令狐愚一起谋立楚王曹彪,事败自杀。

王累:
和演义基本相同。

王朗:
东海人。被陶谦任用,时汉献帝被董卓劫持到长安,王朗和汉献帝建立联系,并被任命为会稽太守。在会稽太守任上,取缔对秦始皇的祭祀。不听虞翻劝阻和孙策交战,战败,打算逃到交州被俘。受到孙策礼遇,但坚持不投降。后被曹操征召,从曲阿入许昌。和钟繇一起治狱被赞赏。于曹睿时在司徒任上去世,未有与诸葛亮舌战之记载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